凱旋門為巴黎旅遊必到的拍照景點,為於塞納河以北或巴黎西北的戴高樂圓環處,原本以凱旋門為中心,外圍建立成為圓環,稱為戴高樂圓環,後來再擴建出12條道路呈現星型,因此又稱星形廣場。下圖為凱絲與香榭里舍大道的初相逢,老實說站在這個路口壓力很大。人很多,附近各色份子都有,警察在一旁站崗。
香榭里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走下去一直走會到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杜樂麗花園,再過去就是羅浮宮,羅浮宮對面即奧賽美術館。
為了要穿過下班時車水馬龍的戴高樂圓環到中心去拍凱旋門,我們走了這個地下道。
地下道內幽暗的景象,感覺一點也不優閒,這一代聽說治安堪憂。
百度百科對凱旋門的介紹:
"星形广场凯旋门全部由石材建成,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正面有四幅浮雕——《马赛曲》、《胜利》、《抵抗》、《和平》。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
底下是四大浮雕作品:
《胜利》Le Triomphe de 1810 或者譯為 <凱旋>
《和平》La Paix de 1815
《抵抗》 La Résistance de 1814
《勝利》Le Triomphe de 1810 或者譯為 <凱旋>
凱旋門上刻滿許多描述偉大戰意的浮雕,其中最著名的是面對香榭里舍大道右側門柱上的「志願軍出發遠征」(Le Départ des Volontaires de 1792, François Rude) ,描述1792年,隨著展翅的自由女神前去Strasbourg支援的馬賽志願軍們,而當這些朝氣蓬勃的志願軍隊隨後進入巴黎時,便雄壯威武地唱著他們的軍歌:馬賽曲(La Marseillaise),也因此,這幅雕塑又名為馬賽曲。(注意看自由女神,自由女神其實只是藝術家創造出來的意象,這個呂德所雕的自由女神手心向上表示號召人民,在許多名畫中也不乏浪漫愛國主義這種意象,自由女神並不是後來的舉火把的形貌)
(資料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426332.htm)
馬賽曲浮雕:Le Départ de 1792 (La Marseillaise) 或者譯為 <出征>
巴黎的天空常常是灰色的,但是因為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讓這座城市充滿幻想與魅力,整個法國就是由歷代戰爭、現代革命、思想、文學藝術所組合的豐富炫麗的主體,常常讓書寫遊記的因為沉迷於這些故事,而使得書寫充滿樂趣。
您可能有興趣的凱絲樂活美學文章:
[2011法國遊記] 法國旅行食記 (1) @ Toulous
[2011法國遊記] 法國旅行食記 (2) @ Arles, France (Cafe Van Gogh)
[2011法國遊記] 法國旅行食記(3) 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 @ Marseille, France
==> 真剛好,寫完馬賽就看見凱旋門浮雕 "馬賽曲" 的介紹,
另有首歌曲也稱為"馬賽曲" (La Marseillaise),是法國國歌,原名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
[2011法國遊記] 法國旅行食記(4) 法國田螺Escargots @ Paris, France 凱旋門附近的晚餐
外部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上介紹的法國田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5%9C%8B%E7%94%B0%E8%9E%BA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的介紹:http://en.wikipedia.org/wiki/Arc_de_Triomphe
戴高樂廣場介紹: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8%B4%E9%AB%98%E6%A8%82%E5%BB%A3%E5%A0%B4